TIME:2015-09-21
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或半透明的硅酸鹽礦物晶體。其成分為二氧化硅等,,其硬度不低于摩氏七級,,故雕琢難度較高,。水晶清澈玲瓏,兼有玉石相親之雅。又因其瑩如水,、堅似玉,在古代被認為是玉的別屬,所以有“水玉”、“水精”,、“千年冰”,、“玻黎”等許多名稱。相對于我國古代獨具特色的玉器文化而言,水晶以其晶瑩剔透的物理屬性,自古以來就贏得了人們的喜愛,。至東漢佛教傳入我國以后,水晶飾物則被賦予佛教的神秘色彩,更成為善男信女佩帶之信物,。《山海經(jīng)·南山經(jīng)》中云:“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猿,,多水玉”,晉·郭璞注:“水玉即今水精也”水精即水晶,?!赌徒?jīng)》卷九云:“譬如明珠置濁水中,以珠威德,,水即為清,。因此佛教徒常以佩戴水晶來比擬潔心?!薄斗ㄈA經(jīng)·序品》有云:“持凈戒猶護珠”,,由于水晶在佛教教義中有著深遠的意義。
2008年,,經(jīng)過千年的歷史塵封,,北宋金陵長干寺地宮七寶阿育王塔從鐵函中緩緩升起,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塔內(nèi)瘞藏有如來真身舍利,,和佛頂真骨,以及大量珍貴的供奉器物,。其中就有一件蕉葉形水晶杯,,高4.2厘米、長18.7厘米,、寬7.1厘米,,水晶質(zhì),橢圓形杯,,侈口,,淺腹,通體光素,,器形宛如蕉葉,,葉脈疏朗,,口沿一側(cè)扁扇形柄,器口鑲銀鎏金包邊,。此器用整塊瑩潔的水晶碾磨而成,,光亮澄澈,具有玻璃般的透明度,,基本不做過多的細部裝飾,,恰如其分地呈現(xiàn)了符合宋代注重形神勾勒的簡樸玉雕風格。
無量清凈《平等覺經(jīng)》稱,,水精為七寶之一,。水晶會閃射神奇的靈光,可普度眾生,,于是水晶被尊崇為菩薩石,。七寶指的是硨磲、瑪瑙,、水晶,、珊瑚、琥珀,、珍珠,、麝香等。不同的經(jīng)書所譯的七寶各不盡同,,七寶象征著高尚,、純潔、堅毅,、安祥,、富足、康健和圓滿,,又代表著覺悟和智慧,。因此佛教信眾常用七寶供佛可獲無量功德。
南京古長干里歷史悠久,,早在三國孫吳時期,,在長干里就有了佛教的精舍。江南第一座佛教寺院建初寺就在長干里,,實為江南佛教的發(fā)祥地,。梁武帝時期曾對長干寺進行大規(guī)模的擴建,大同年間(535—546年)梁武帝命令住在長干寺旁的數(shù)百戶人家,,獻出宅地,,長干寺因此新建了許多佛殿、佛堂,,規(guī)??涨?。隋唐年間,長干寺逐漸破敗,。唐長慶四年(824年)時任潤州刺史的李德裕將荒廢已久的長干寺阿育王塔地宮打開,,從中發(fā)現(xiàn)了21枚舍利。李德裕將其中11枚遷往潤州(金今江蘇鎮(zhèn)江市),,在北固山甘露寺建造石塔供奉,。北宋祥符年間,埋藏在長干寺地下的佛祖舍利經(jīng)常顯靈,,演化大師可政在守滑州助教王文等人的幫助下重建長干寺,并建地宮瘞藏阿育王塔供奉佛祖舍利和佛頂骨,,同時佛教信眾供奉大量佛教器物,。此件蕉葉形水晶杯就是當時佛教信眾一同瘞藏在地宮中的一件珍貴佛教藝術(shù)品。
宋代是中國玉文化發(fā)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宋代所用玉材以和田白玉為主,,還有水晶、瑪瑙等,,經(jīng)過五代十國漫長的玉器生產(chǎn)低潮之后玉器生產(chǎn)驟然升溫,,國家的統(tǒng)一帶來了文化經(jīng)濟的繁榮,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宋代玉器的空前發(fā)展,。這時,,民間玉雕行業(yè)初具規(guī)模,玉器市場應運而生,,汴梁(今開封市),、揚州、杭州都出現(xiàn)了專門經(jīng)營玉器的店鋪,。宋代玉器世俗化的傾向與民間玉雕的興起與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是休戚相關的,,民間玉雕主要的消費對象已不完全是皇室貴族,也不完全是士大夫階層,,還有對玉器,、水晶十分迷戀的普通百姓。從現(xiàn)存的水晶飾品來看,它在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內(nèi)作為玉材的一種,。水晶飾品的制作工藝與玉器碾琢工藝相同,也就是說用制玉的工藝制造水晶器,所以它與玉器有著不解之緣,。宋代佛教也大量使用水晶制品,如阿育王塔塔身就用大量水晶珠鑲嵌,,地宮同時也出土有水晶球,、水晶葫蘆、水晶念珠等,。
蕉葉紋水晶杯用整塊優(yōu)質(zhì)天然水晶制成,,是南方地區(qū)考古發(fā)現(xiàn)的宋代水晶制品,,甚為罕見,體現(xiàn)了宋代玉石制作工藝的高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