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15-09-21
“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這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名作《醉花陰》中的佳句,。這里提到的玉枕,,其實是古人夏令納涼用的瓷枕。本文將要介紹的,,就是1974年出土于南京江寧的的一件元代吉州窯瓷枕,。
這件瓷枕高12.7,長44.2,,寬12.3厘米,。矩形,細(xì)腰,,呈銀錠狀,,兩端四角削平,,中空,,其中一端有圓孔。米灰色胎,,用褐色繪紋飾和書寫文字,,其上施透明薄釉。瓷枕的上下兩面書寫宋詞,,上部為《相思引》:“薄薄紗櫥望似空,,簟紋如水浸芙蓉,起來嬌眼味惺忪,。強(qiáng)整羅衣抬皓腕,,故將紈扇撩酥胸,,羞郎何事面微紅”;下部為《隔浦蓮》:“新篁搖動翠葆,,曲徑通深窈,。夏果收新脆,金丸驚,,落飛鳥,。濃靄迷岸草,蛙聲鬧,,驟雨鳴池沼,。水亭小,浮萍破處,,檐花簾影顛倒,。綸巾羽扇,困臥北窗清曉,。屏里吳山夢自到,。驚覺,依然身在江表,?!弊煮w為行書,書寫比較隨意,,字跡潦草,,推測應(yīng)為工匠所書。據(jù)考證,,枕上兩首詞為宋代詞人周邦彥所作,,但詞中個別字與傳世本略有出入,對??眰魇浪卧~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該詞的書寫方式是從左至右,與當(dāng)時書寫習(xí)慣相悖,,在古代極為少見,。書寫詞的外圍用褐釉勾邊,兩端飾回紋,。瓷枕另兩面繪花果紋,,每面的圖案又分為三組,一面分別為水波紋地開光繪竹枝,、梅花和褐色地繪蓮荷,;另一面分別為水波紋地開光繪核桃、枇杷和茶花地開光繪荔枝,。瓷枕兩端分別繪梅花和枇杷,,均作折枝,。瓷枕畫面布局疏朗雅致,與所書宋詞的意境極為協(xié)調(diào),。
枕頭是人們?nèi)粘F鹁拥谋貍溆镁?,歷史悠久。最早的枕頭以天然石塊制作而成,,以后又逐步擴(kuò)大到木,、玉、銅,、竹,、瓷等材料,考古出土的枕頭中以瓷枕數(shù)量最多,。同其他日用陶瓷一樣,,瓷枕是隨著制瓷工藝的發(fā)展而產(chǎn)生的,最早出現(xiàn)于隋代,,唐代時開始大量生產(chǎn),,兩宋及金、元時期最為鼎盛,,不僅器形較前代有所增大,,裝飾技法也突飛猛進(jìn),刻,、劃,、剔、印,、堆塑等技法紛紛采用,,極大地豐富了瓷枕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瓷枕的造型與紋飾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生活中文化,、習(xí)俗,、時尚、追求等多方面內(nèi)涵,,尤其以帶有詩詞裝飾的瓷枕所表達(dá)出的文人趣味最為明顯,,這種裝飾手法在宋元時期最為流行。明清時期,,隨著更為優(yōu)質(zhì)的制枕材料的出現(xiàn),,瓷枕慢慢地退出了歷史舞臺。
中國南北各地的許多著名瓷窯都曾燒制過精美的瓷枕,,各地所產(chǎn)的瓷枕在工藝造型,胎釉紋飾等方面也各有特色,,但其總體風(fēng)格與相應(yīng)的時代和所出窯口的特色相一致,。這件館藏瓷枕是吉州窯產(chǎn)品,,吉州窯是宋代著名的民間瓷窯,窯址位于江西吉安永和,。吉安在隋,、唐、宋均稱為吉州,,故名吉州窯,。吉州窯創(chuàng)燒于唐代,盛于兩宋,,衰于元末,,明中期有一段時間恢復(fù)燒造,前后有1200多年的燒造歷史,。釉色種類較多,,既燒南方流行的青釉、黑釉,、青白釉,,又燒北方常見的醬釉、綠釉,、白釉及白地褐花,,借鑒了北方定窯的覆燒法與印花裝飾及磁州窯的白地褐花彩繪,胎釉和繪畫風(fēng)格則具有江西本地特點,。最能代表吉州窯特色的品種是黑釉器,,其上多伴有木葉紋、玳瑁紋,、剪紙貼花,、窯變花釉、黑釉彩繪及剔花裝飾,。木葉紋是把天然樹葉直接燒在黑釉碗上,,以黑釉襯托出黃色的葉子剪影;玳瑁釉是在黑,、褐釉上飾以淺黃色斑點,,色澤質(zhì)感有如海洋動物玳瑁的甲殼,常裝飾于碗,、爐,、瓶等器物;剪紙貼花則主要飾于碗內(nèi),,裝飾效果極似民間的剪紙,,題材有飛鳳、折枝梅花、散點式梅花,、鹿紋,、鳳梅紋、鴛鴦,、蝴蝶,、竹、蘭以及“福壽康寧”,、“長命富貴”等四字吉語圖案,;黑釉彩繪有月梅、月竹,、鳳蝶蚊,,是在鐵質(zhì)釉上用草木灰釉繪畫紋飾,燒成后形成黑地白色花紋,;剔花裝飾多見于瓶,、罐、碗等器物上,,梅花紋最常見,。
吉州窯瓷器呈現(xiàn)的褐色紋飾,是用含有氧化鐵的斑花石作顏料,,在瓷坯上描繪圖案,,經(jīng)高溫?zé)贫桑诟邷責(zé)七^程中,,圖案中的鐵晶體呈現(xiàn)出斑斕的鐵銹紅色,。這件以文字裝飾的元代吉州窯瓷枕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