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18-03-30來源于:南京市民俗博物館
2018年3月27-28日,由南京市民俗博物館,、南京市拉薩路小學共同舉辦的“第三屆500娃娃學非遺”活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館成功舉行,?!?span style="font-family: Calibri;">500娃娃學非遺”活動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館青少年社會教育的“品牌”活動,。南京市拉薩路小學540多名四年級小學生在南京市民俗(非遺)博物館,,近距離了解非遺的傳承歷史,,感受傳統(tǒng)民間工藝的魅力,。小學生們在非遺大師的指導下,,現(xiàn)場創(chuàng)作,,親自體驗非遺絕活,共同開啟每人一天深度學習2項非遺技藝的奇妙之旅,。
從2016年起,,南京市民俗博物館就與南京市拉薩路小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并于2016年,、2017年相繼策劃了第一屆,、第二屆“500娃娃學非遺”活動。2017年,,該項活動榮獲2013-2016年度南京市博物館(紀念館)青少年教育項目優(yōu)秀獎,,并入選江蘇省博物館青少年教育示范項目庫。
今年是“500娃娃學非遺”活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館舉辦的第三個年頭,,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南京市民俗博物館選派非遺部副主任、南京剪紙傳承人,、布貼畫傳承人參加拉薩路小學 “非遺小傳人——四年級學程周”的開幕式,,提前對“500娃娃學非遺”活動進行預熱宣傳。在課程教學上,,南京市民俗博物館根據(jù)青少年特點設計內容,,要求傳承人用言簡意賅、生動有趣的方式與學生們面對面交流,,用嫻熟的非遺技藝講述老南京的人文故事,;鼓勵青少年在傳承非遺技藝的同時,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力和想象力,,讓古老的非遺技藝在“500娃娃”的傳承中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第三屆“500娃娃學非遺”活動共開設14門非遺體驗課程,540余名師生集體參與,,每人體驗2項技藝,,所有課程均由南京市民俗博物館駐館傳承人進行教學。通過活動前的預熱宣傳,、活動中的互動體驗,、課后的反饋、作品評優(yōu)等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以輕松,、愉悅的方式向南京市民俗博物館內非遺傳承人學習非遺技藝及傳統(tǒng)文化,,用“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博物館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博物館內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傳承非遺文化的幸福感與滿足感,。
此次活動得到了學校老師和孩子們的一致好評,孩子們在反饋中紛紛寫道:“這節(jié)課我學到了如何畫臉譜,,也了解了京劇,。京劇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之一,而臉譜的設計,、繪畫也是一門手藝,。”,、“這是我第一次親手做花燈,。看似簡單普通的花燈,,其實里面有特殊的蘊意,。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讓我感到祖先的魅力?!薄斑@一節(jié)課,,我了解了京劇臉譜,讓我懂得了很多非遺知識,。進一步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知識,,并自己動手制作,親自體驗,,畫了孟良的臉譜,。這一天既玩的開心,又學到了知識,?!?、“今天我學習了抖空竹,,從中我知道了有志者事竟成,不放棄,。我將來也會努力把非遺傳播給后代,。”,、“我想,,我們這一代人要好好把民間藝術傳承下去。這里面蘊含了祖先的智慧,,我們要讓我們的子孫都知道,?!薄ⅰ霸臼且环N古老的民間藝術,。今天我學會了扎染,,我一定要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蓖瑫r,,此次活動也受到了拉小老師的好評:“傳承人授課講解清晰,指導認真,;志愿者工作負責,,態(tài)度親切;學生制作過程有序認真,;花燈完成的有質量,,學生和老師都很喜歡這次的活動,有意義,,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