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2017-11-08來源于:南京市博物館
2017年11月8日,由南京市文廣新局,、南京市博物總館主辦,南京市博物館,、金陵竹刻藝術博物館、江蘇省竹刻藝術研究會,、揚州市江都區(qū)文聯共同承辦的"刻意江南,、鏤文會心——揚州竹刻名家張子麟作品展"在南京市博物館西朝房金陵竹刻展廳舉行。
揚州竹刻是金陵竹刻的近親,,源于明清,,興于清末民初。其特色是平面陰淺刻,,用三棱或四棱刀,,取其刀背厚而多鋒,,易予發(fā)力和出鋒,,而且一刀多用,沖,、切,、刮、剔,,佐以手法的輕重緩急,,用刻跡的深淺毛光表現筆墨的情趣,往往不墨而刻,,因材施藝,,刀刀精致。揚州竹刻要求刻竹者有較好的書畫基礎,,用刀法的平,、直、轉,、側,,把書畫的筆意表達得妥貼精到,并能使書畫的個性,,氣韻彰顯得淋漓盡致,。
張子麟,1947年出生。幼承家學研習書法,、金石,、竹刻,五十余年不輟,,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竹刻研究會顧問、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原揚州市八刻研究會副會長,、揚州市江都區(qū)書法家協會會員,現為揚州竹刻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上世紀九十年代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授予“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張子麟老先生畢生研習竹刻、書畫,,在繼承揚州竹刻傳統技法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曾多次發(fā)表文章,,介紹竹刻相關知識,。其藝術風格簡潔風雅,尤以淺刻為長,,往往于淺淡之中凸顯竹之高潔,、山水之韻。其作品以小而微著稱,,以刀代筆,,在竹筠上揮灑自如,濃淡粗細均能得其神韻,。作品曾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展示了揚州竹刻的風骨,受到各界人士一致好評,,為推動揚州竹刻的傳承和發(fā)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此次展覽共展出張子麟老先生的作品共計四十余幅,囊括了老先生數十年創(chuàng)作和收藏的竹刻精品,,充分體現了張子麟老先生的竹刻藝術價值,。